download UrbanLife 健康新態度 app
【胃腩】消除胃腩運動有哪些?胃腩突出是什麼原因?了解胃腩成因+減胃腩方法+3階段實戰計劃指南+高效運動

【胃腩】消除胃腩運動有哪些?胃腩突出是什麼原因?了解胃腩成因+減胃腩方法+3階段實戰計劃指南+高效運動

健康生活 健康護理
By Bernice on 17 Sep 2025
Digital Editor
Bernice Cheong是一位追求健康生活的資深編輯,她熱愛分享有關醫療疾病、食物營養、運動健身等方面的內容。她以簡潔有趣的寫作方式,深入見解和實用建議贏得了讀者的廣泛好評。透過UrbanLife Health,她致力於向大家傳遞更多健康知識,,讓大家一起實現更健康、更幸福的生活。 bernice.cheong@urbanlifehk.com

為什麼四肢不胖,胃腩卻總是特別突出?胃腩纏身,是不少都市人的煩惱。它不單影響外觀,更可能預示著潛在的健康問題。究竟為何你總是有「胃腩」?它與一般肚腩又有何分別?本文將為你深入剖析胃腩成因,並提供實用的減胃腩黃金法則、高效運動及3個月實戰計劃,助你重拾平坦小腹,告別「胃凸」困擾。

胃腩成因|目錄 + 快速連結

胃腩突出?三大主要成因自我檢測

你是否經常覺得上腹突出,即使體重不重,肚子看起來也特別大?Photo from iStock

你是否經常覺得上腹突出,即使體重不重,肚子看起來也特別大?這很可能就是胃腩在搞鬼。胃腩是指胃部周圍積聚的脂肪,主要表現為上腹部突出或脹氣,並可能伴隨消化不良。胃腩與一般肚腩不同,胃腩集中在胃部及其周圍,與腸胃功能密切相關;而肚腩則是下腹部的脂肪堆積,通常位於肚臍周圍,常被稱為「小腹突出」或「啤酒肚」。

胃腩形成的主要成因,大致可歸納為以下三點:

胃腩成因|不良飲食習慣導致的積聚與脹氣

長期攝取高糖、高脂的食物,加上暴飲暴食或進食速度過快,都會為腸胃帶來沉重負擔。尤其經常進食薯仔、炸物、豆類等難以消化的食物,容易導致胃壁適應更大的食物量,同時產生過多氣體,引發胃脹氣與消化不良。這些都可能讓胃部脂肪更易積聚,形成難以消除的胃凸,讓你的肚子大了一圈。

胃腩成因|缺乏運動與久坐的生活模式

現代人生活忙碌,往往久坐不起,缺乏足夠的運動。長期缺乏身體活動會導致腹部肌肉,尤其是核心肌群力量減弱,使腹部肥胖問題加劇。當腹部肌肉缺乏支撐,脂肪堆積會更為顯著,腹部皮膚彈性降低,進一步讓胃腩更為顯眼。姿勢不良亦會讓腹部向前突出,加劇視覺上的胃凸。

胃腩成因|壓力和睡眠不足引發的荷爾蒙失調

生活中的壓力和焦慮,會導致體內皮質醇水平上升。皮質醇是一種壓力荷爾蒙,它會促進腹部脂肪堆積,尤其是內臟脂肪。而長期睡眠不足同樣會影響體內的荷爾蒙平衡,包括食慾調節荷爾蒙瘦素(leptin)和飢餓素(ghrelin),導致食慾增加和脂肪更易積聚。這種荷爾蒙失調會直接加劇胃部脂肪的積累,形成頑固的胃腩。

減胃腩:立即上手的10個黃金生活習慣

要消除胃腩,可有兩種方法選擇,其一是以專業能量技術幫助改善脂肪堆積,另外一種就是從日常生活習慣入手。Photo from iStock

要消除胃腩,有兩種方法可選擇,如果想嘗試非侵入式體雕療程,其實不少醫美診所都引入 Onda Pro 醫美設備,這是一項以專業能量技術幫助改善脂肪堆積。另外一種是從日常生活習慣入手,建立一套健康的生活習慣。相比下,第一種方法能更快速的消除胃腩,而第二種方法則無需花費大量金錢,但需要更長時間才能見效。以下10個黃金原則,助你有效減胃腩:

  • 多喝水,促進代謝:保持充足水分攝取,每天至少喝水8杯,有助促進新陳代謝和消化,減少胃腩形成。
  • 均衡飲食,避免精緻食物:遵循均衡飲食原則,多攝取原型食物,並盡量戒糖及戒精緻澱粉,減少熱量和不必要的脂肪攝入。
  • 飯後站立,避免積聚:避免飯後久坐或立即躺下,建議飯後站立或輕輕散步15-30分鐘,有助消化。
  • 調整坐姿,挺直背脊:時刻留意調整坐姿,保持挺直,這不僅能改善體態,也能減少腹部鬆弛。
  • 規律作息,充足睡眠:確保有規律作息,每晚睡足7-9小時,穩定荷爾蒙水平,減少因睡眠不足而導致的腹部脂肪積聚。
  • 壓力管理,放鬆身心:學習有效的壓力管理技巧,如冥想、深呼吸或從事喜歡的活動,降低皮質醇水平。
  • 練習腹式呼吸:每天花點時間練習腹式呼吸,不僅能強化核心肌群,還能促進腸道蠕動,減少脹氣。
    適量運動,強化核心:即使是輕度運動,也能幫助減胃腩,尤其是針對核心的運動。
  • 細嚼慢嚥,減少吞氣:進食時放慢速度,充分咀嚼,減少吞入空氣,有助於預防脹氣。
  • 限制飲酒,尤其是啤酒:酒精是高熱量飲品,尤其是啤酒,更是形成啤酒肚的元兇之一,應盡量限制。

如何減胃腩?你的「7天入門→30天習慣→90天成效」實戰計劃

了解胃腩怎麼減,需要一套循序漸進的計劃。Photo from iStock

了解胃腩怎麼減,需要一套循序漸進的計劃。這份「7天入門→30天習慣→90天成效」實戰計劃,將引導你逐步消除胃腩。

7天入門|輕啟改變,減少負擔

  • 目標: 啟動身體減脂週期,減少胃部脂肪的即時負擔。
  • 飲食: 從減少熱量攝取著手,戒掉所有含糖飲料和零食。每日三餐注重均衡飲食,多吃蔬菜水果,增加高纖食物的比例,確保充足蛋白質攝入。
  • 生活: 每天喝水2公升以上。飯後站立至少15分鐘。嘗試在睡前進行10分鐘的腹式呼吸或冥想,幫助壓力管理。

30天習慣|建立穩固,深化成效

  • 目標: 將健康的飲食和生活模式轉化為固定習慣,加速胃腩消除進程。
  • 飲食: 繼續堅持均衡飲食,可嘗試引入低GI飲食原則,並探索間歇性斷食模式,但需確保營養充足。多攝取含有益生菌的食物,如乳酪,有助改善腸道健康,減少脹氣。
  • 運動: 每週進行3-4次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,每次30分鐘,同時加入簡單的核心運動如平板支撐。
  • 生活: 嚴格執行規律作息,確保7-8小時優質睡眠。時刻留意調整坐姿,避免久坐。

90天成效|鞏固成果,維持健康

  • 目標: 穩定瘦身進度,將減胃腩成果變成可持續的健康生活方式。
  • 飲食: 養成健康的減脂飲食習慣,將高纖食物、優質蛋白質和蔬菜水果納入日常。持續控制熱量攝取,靈活運用低GI飲食或間歇性斷食。
  • 運動: 每週至少3-5次綜合性運動,包括有氧運動、核心運動及伸展。可進一步挑戰HIIT或Pilates,全面強化身體。
  • 生活: 掌握壓力管理技巧,將冥想或瑜珈融入日常。定期監測身體變化,記錄每一個減胃腩的小成果。

透過這三階段的實戰計劃,你將能有效解決「胃腩怎麼減」的困惑,一步步邁向理想體態。

消除胃腩運動!3個針對「上腹突出」的高效居家運動

要加速燃脂運動,特別是針對上腹突出的胃腩,光靠飲食調整還不夠,還要結合高效居家運動,集中訓練核心肌群才能更快看見效果。Photo from iStock

要加速燃脂運動,特別是針對上腹突出的胃腩,光靠飲食調整還不夠。以下推薦3個高效居家運動,集中訓練核心肌群,助你更快胃腩消除:

  • 平板支撐(Plank):平板支撐是經典的核心運動,能有效強化深層腹肌、背肌及臀部肌肉。趴下,用手肘和腳尖支撐身體,保持身體呈一直線,收緊腹部,不讓臀部下垂或過高。每次堅持30-60秒,重覆3-4組。這對於改善姿勢不良和強化腹部力量非常有幫助,進而減少胃凸。
  • 捲腹(Crunches):捲腹是專注於上腹部肌肉的胃腩運動。平躺,雙膝彎曲,雙腳平放地面,雙手輕放耳旁。利用腹部力量將上半身捲起,感覺上腹收緊,再緩慢放下。每次做10-15下,重覆3組。注意不要用頸部力量,而是集中於腹肌發力。
  • 剪刀腿(Scissor Kicks):剪刀腿是一項燃脂運動,同時能鍛鍊下腹和核心運動。平躺,雙手放在臀部下方支撐,雙腿伸直微微抬離地面。交替上下移動雙腿,模擬剪刀開合的動作,保持腹部收緊。每次進行30-60秒,重覆3組。這能有效刺激腹部肌肉,提升燃脂效率。

除了這些核心運動,別忘了加入如HIIT(高強度間歇訓練)或有氧運動(如原地跑步、跳繩)來提升整體燃脂效果。完成運動後,進行適當的伸展或瑜珈,有助於肌肉恢復和身體線條的塑造。你也可以嘗試在睡前或沐浴後進行輕柔的胃腩按摩,配合順時針打圈,刺激腸道蠕動,幫助改善消化,減輕脹氣。

減胃腩常見問題

胃腩肚腩分別是什麼?減胃腩多久才能看到效果?Photo from iStock

減胃腩多久才能看到效果?

減胃腩多久能見效,因人而異。這取決於你的起點、執行程度和生理反應。通常,只要持之以恆地實踐健康的生活習慣,並配合運動,大約30天內會感覺到身體的變化,而顯著的胃腩消除成效則可能需要90天或更長時間。這是一個減脂週期,需要耐心與堅持。

胃腩肚腩分別是什麼?

正如文章開頭所提及,胃腩和肚腩是不同的。胃腩主要指上腹突出,脂肪堆積在胃部及其周圍,常與消化不良、脹氣或內臟脂肪過多有關。而肚腩則通常指小腹突出,脂肪主要積聚在肚臍下方的下腹部,可能是皮下脂肪或內臟脂肪。兩者成因和對應的改善方式雖有重疊,但重點略有不同。

內臟脂肪 vs 皮下脂肪,哪種更危險?跟胃腩有關係嗎?

內臟脂肪與皮下脂肪,前者對健康威脅更大。皮下脂肪主要儲存在皮膚下層,是可見的「肥肉」;內臟脂肪則包覆著腹腔內的器官,過多會增加患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風險。胃腩的形成往往與過多的內臟脂肪密切相關,因此減胃腩不僅是為了美觀,更是為了健康。

只靠節食或只靠運動,可以有效減胃腩嗎?

只靠節食或只靠運動都難以達到理想的減胃腩效果。單純節食可能導致營養不良和代謝減慢,一旦恢復正常飲食容易反彈。而只做運動而不控制飲食,也難以有效燃脂。局部瘦身更是迷思,身體減脂是全身性的。最有效的方法是結合均衡飲食、規律運動和健康的生活習慣,三管齊下才能事半功倍。

如果遇到減肥瓶頸怎麼辦?

遇到減肥瓶頸是正常的。此時應檢視自己的飲食習慣和運動計劃,是否還有提升空間。例如,重新計算熱量攝取,調整減脂飲食內容,或是改變運動模式,加入新的燃脂運動如HIIT。同時,確保充足的睡眠和壓力管理,有助於身體突破平台期。如果仍無改善,建議諮詢醫生或營養師意見。

Text :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
Photos :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

📍 Follow我們的IG urbanlife.hk

🔔 訂閱我們的 Youtube頻道 UrbanLifeHealth生活新態度

目錄